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子钟的诞生(第2 / 2页)

其中四月到五月的整整一个月,最大飞行高度只提升了不到一千米,继续进行气球项目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主要还是科研部人太少,砍掉不那么重要的项目已经是常例。

中断项目,把气球组的人召回开会。

“人们所使用的日晷,用于计时时,肉眼所能分辨的最大精度,不过是盏茶时分。我们科研部最初普及的二十四时制,实际也是基于日晷,直到小蜜蜂工程的改进阶段时,才制作出很初级的石英钟,确认了以秒为单位的时间跨度。”

看着工程师们在认真听,沈文剑转身在黑板上画出日晷和表盘的样子,继续说:“曾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继续改进石英钟,我当时很敷衍的说部里事情太多,暂时安排不了,其实,我等的就是今天!”

他说着,拿出装着金色液体的全封闭玻璃管,在黑板上写下“铯”。

“这是铯,别管为什么叫铯,我命名的,原料组的工程师表示赞成。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世界上可能找不到任何比它更能代表时间的存在。”

下面有工程师举手:“部长,真有这么神奇吗?为什么?”

沈文剑曾经是“快递”工程师,原子钟是绕不开的知识,所以虽然他自己只能手工制作铷原子钟,对铯原子钟的认识也是不浅的。

“这个问题涉及到世界的本源,波。我们看到的火焰、光线,感受到的热、冷、声音,小蜜蜂用到的无线电,以后你们会接触到的衰变辐射,它们的本质都是波,我相信连灵气也不会例外。”他又晃了晃手中的玻璃管,“而它,能以最低成本且可观测的方式,为我们呈现极为稳定的波,以此作为时间的依据,我们能获得的精度就不再是石英钟所能定义的秒或毫秒,而是它的数万万分之一。”

他没有用数亿的概念,因为在科研部现在接触到的东西里,亿还并不是个常用单位,用万万会更直观点。

“部长,要那么精确有什么用呢?就算以毫秒为单位,我们修士的动作也几乎是静止的吧。”

沈文剑点头:“说的没错,用铯来做时间计数器,对人是没什么意义的,但是我现在不是要它来测量人的动作,而是要让它来测定距离。”

说到这里,他空着的手指着天空放大声音:“告诉我,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距离灵月有多远!?”

工程师们的好奇心都是非常重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奇心,他们的脑袋里根本容不下如此多的知识和脑洞。

“距离不是九年吗?”

“部长说的是距离、距离……米!多少米!”

“真的能测到和灵月的距离吗?”

“干它,做!”

好,忽悠了工程师,接下来就好说了。

几个人进行了几天的深入学习,沈文剑明说了:“这些东西你们不要太当真,原子钟如果做出来,它才是真理,如果做不出来,就只是我的呓语。”

抱着怀疑的态度,从工程院借调了几个人打下手,开始分工制作各个功能部分。

为了保障原子钟精度,沈文剑提出新的要求,要组内的零件加工精度达到零点二微米,既两百纳米。

从一微米跳到两百纳米是有些难,不过眼前可是支撑整个空天体系最重要的环节,就算良品率只有10%也要做出来。

何况现在的工程师们可不是当年的新手,他们也会扎堆研究帮助提高精度的器械。

七月初,原子钟工作组制作出加工精度180纳米的阵法驱动机械臂和相关观察设备。

八月底,第一台铯原子钟出现在这个玄学世界。

十月中,科研部重新定义了时间,以铯原子9,180,131,200次震荡周期为一秒,重新构建二十四小时制,该震荡周期也证明该世界的每日时长应该是略小于地球时间的。

之所以说应该,因为其中还涉及到引力对时间的影响,很可能天圆地方的世界里,引力都并不可靠。

另外则是统计方式的原因,现在采用的随机采样计算平均值,所以还不是绝对值,该震荡周期说不定就会再次修正。

十一月初,第一次光束测距实验取得成功,经过反复的数字对比与实地测距,同时确定了光速,预计真空测速会略大于三十万千米每秒,这个误差也许是度量系统造成也许是重力的锅。

十二月中,辅助小组制作出红宝石激光器,并配合原子钟完成首次激光测距。

有了铯原子钟,接下来沈文剑要搞大新闻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