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三章 量产的难题(第2 / 2页)

安排工程院的人手接班,把东西改一改。

不过既然动了工程院的工程师,要求也不是原样照搬。

“人力只要看着线头有没有断就行,脚踩手拉什么的都省了,让他们多用电。无需一台机器对应一个人,做大。”把工程师喊到掌门殿来转交图纸的时候,沈文剑提出新的要求。

“做……多大?”

沈文剑挠头,不太熟悉纺织啊,就按一般工业机械来吧:“跟车床一样,人休机器不休,每台机器一个班次两、三个人吧。”

普通人使用车床时,很多时候也要两三个人,一些稍微大些的工件一个人可弄不动。

两三个人一个班次,也比较有利于机器检修、轮班轮休等,总不能一台机器出问题半个厂子停工,或者十来个人请产假厂子瘫痪吧。

提高了机器利用率,算是变向的降低了机械升级的成本,不过老板们以后在电费和工钱之间肯定要死些脑细胞。

六月下旬,不算太意外的,结界涡流憋出两个小小的气旋,似乎在为明年的气旋憋气。

运载机正在升级,琴仙岛也无法跨过七千多千米去跟小气旋对干。

运载机的升级意外的还挺快的。

刘香湘使用特别的组织方式,一边在做煤油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地面实验,一边就找工程院的人开始拆运载机的发动机、蒙皮、机翼内藏气囊、主储气槽等等。

运载机的两台使用液氢燃料的氧气增压涡轮发动机也被拆掉,升级完成之后,将由六台同型号的煤油涡轮喷气发动机执行全程任务,不再需要额外的推力。

做到这一点,很大一部分是十年来空气动力、加工精度成果积累的结果,新的煤油发动机在不改变材料的前提下,就能获得更大的推力,地面实验已经证实这点,并且有效寿命会可能更高。

六台常规发动机足以完成载着航天飞机最后爬升的任务,氧气增压功能仍然保留下来,以免托着航天飞机爬升时发生“哮喘”。

发动机地面实验还没有做完,燃料容器已经改好了一大半。六月底,主机身蒙皮、辅助骨架已经重新铺设完毕,只留下机翼还是框架和大堆片状油箱。

地面测试的项目太多,就算发动机装好,还有线路测试等大堆东西捣鼓,一时半会不得完。

这个时候,生物院的二代人造浮空石量产可行性的报告终于送到。

看了两眼,头疼的不行。

一个字,钢。

按报告需求的装置,需要隔离培养槽、抓取具、运输具,利用里面的生长数据稍作计算,可知每获得两百千克活肉的日产量,要投入十吨左右的钢。

重建玉石峰,还要把山门仓库搬回来,最低也得做五千万吨浮空石吧。

按五年准备完浮空石来算,日均浮空石产量需要达到2.8万吨,换算成活肉则是8.5万吨,于是建造生产装置需要投入的总钢材量是……四百多万吨!

通过大规模设计,最多能降低三分之一就不错了,仍然需要接近三百万吨。再借助技术升级,把抓取、淹死的效率提上去,还得两百万吨左右。

最大年产不过五十万吨的小钢厂远远不够看啊,毕竟到处都要消耗材料,不能做都用来弄活肉培养吧,而且钢厂现在连三十万吨的产能都发挥不出来。于是材料生产就要排很多年,后面的玉石峰重建还需要海量钢材。

做这么大规模的东西,能搭载生产装置的就只有鲲鹏基地了,这不是扩散危险区么?

算了,还是等多研究下虫肉混合体,看看能不能找到采用替代材料或更合适的生产模式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