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多子多福清穿 第176节(第2 / 2页)

但这事儿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首先,张樱就要查清楚蒙古各部那么多的王公贵族们到底有哪些是可能被雍正指婚的,又有哪些是可能英年早逝的。

这倒也不是很难,毕竟她的商队经常与蒙古各部打交道,想要打听一些比较浅显的情况也还可以理解。

唯一的问题是,这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

但如今才雍正二年,距离雍正四年选秀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完全足够让她摸清楚具体情况了。

不过,在这之前肯定要先找雍正说明,默默主动想要去抚蒙的想法。

于是张樱便带着满满一起去了养心殿。

然而……

他们运气不好,正好撞见了雍正发火。

张樱被苏培盛带到养心殿偏殿候着,却仍旧可以听到雍正发怒的声音。

她让007采集了一下雍正的声音,很

快弄清楚了他发火的原因——

竟是因为雍正在处理各地因“摊丁入亩”的改革而闹起来的民间动乱时,意外发现各地里长甲首竟然背着朝廷巧立名目增加赋税,收取百姓钱财,搞得当地民怨沸腾,这才导致了带“摊丁入亩”的政策刚下达,百姓被一忽悠之后就闹起来的情况。

因为老百姓之前就已经差点儿活不下去了,若是朝廷再折腾点儿什么增加百姓负担,百姓当然会想着反抗。

也就是雍正发现得早,不然等到酿成大祸,他屁股底下龙椅都坐不稳!

这叫雍正如何不勃然大怒?

而且雍正派去镇压各地民乱的怡亲王胤祥还不只是查到了这一件事而已,除了这些这些里长甲首胆大包天,危害满清统治以外,从宋朝一直延续下来的,只要考中秀才就能免除当前田地赋税,考中举人又能免除多少数目田地赋税等政策,经过怡亲王的调查,更是发展到了一个畸形的地步。

秀才倒是还好,虽然免除了自家田地的赋税,但许多秀才在考中秀才之前,家中也并不算多富裕,所以每个秀才名下被免除赋税的田产都不多。

虽然天下所有秀才拥有的田产加起来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但比起举人、进士甚至那些官员,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从举人开始,因为其名下免除赋税的田产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数目,但他本人未必能买到这么多的田产,那怎么办呢?帮助自己的亲朋好友,又或者收钱后,将这些人的田产登记在自己名下免除赋税。

举人都如此,贡生进士与官员们拥有的特权自然更夸张。

怡亲王胤祥发现,通过这些“儒户、宦户”隐匿的田产已经达到一个天文数字,而每年因此而少缴纳的赋税,同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雍正穷啊。

康熙留给他的完全就是一个烂摊子,国库更是已经空到连老鼠都不愿去光顾。

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发现有人和国库“抢钱”?

想什么呢?不至于要你把钱还回来,但以后再想要“抢”国库的收入,那必然也是不可能的。

于是雍正与怡亲王胤祥很快议定,将所有犯

事儿的里长甲首等人抄家砍头。

但对那些儒户官员们,雍正却只能捏着鼻子放过他们。

毕竟,谁让那些特殊待遇是写进了法律的呢?

怡亲王胤祥有些担忧:“之前的‘摊丁入亩’本来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对声音,陛下禁止里长甲首等人‘巧立名目招揽代纳钱粮,希图侵蚀’自然可行,但‘革除儒户、宦户名目,命其依例纳粮’是不是有些不妥?”

“臣弟并非质疑此事正确性,只是觉得……是否应当等‘摊丁入亩’这一政策推行全国之后,再推出这条法律?”

雍正性子本就急,他只要一想到自己将这条法律推辞几年,会损失多少赋税收入,便绝无答应的可能;更何况他正是最生气的时候,又怎可能容忍这些蛀虫继续偷吃国家税收?

雍正毫不犹豫拒绝了怡亲王胤祥的提议。

怡亲王胤祥看了雍正一眼,在心里微微叹气,却还是认真应下了此事。

等怡亲王退下之后,雍正仍不高兴。

苏培盛这时入内:“皇上,贵妃娘娘正在偏殿等候,可要召见?”

雍正愣了下:“张樱?”

苏培盛点头:“正是贵妃娘娘?奴才瞧着似乎有要事。”

“那便让她进来吧。”

雍正难受地揉了揉眉心,端起茶杯灌了一大口茶,心情这才微微平复下来。

不久,张樱带着满满入内。

雍正本来正竭力压制怒火,不愿迁怒了张樱,谁知突然听到张樱开口:“默默今日同我说,她不希望留在京城,想要嫁去蒙古抚蒙。”

雍正:“???!!!”

不想要留在京城,反倒希望嫁去蒙古?

雍正不敢置信地看着张樱:“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张樱故作勉强:“默默自己不想留在京城,我总不能将人强行留下。她自己喜欢就好了,我总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默默身上。”

但默默可以说是雍正最喜欢的一个女儿,他怎么可能接受默默去抚蒙。

他简直要气炸了。

张樱暗自叫苦,她若早知道雍正今日遇到麻烦事儿,就换一个时间过来了。如今火上加火,雍正还不知道要被气成什么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