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6章 火炼真身(第2 / 2页)

怎么办?老话儿说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就是说奇迹总是会分两步发生,一是要冷静下来,承认处于死地,做最坏的打算——一百来斤今天就交代在这儿了,哥,认命了。

然后才可能有第二步,才可能有契机和方法劫后余生,这步暂且放一放。

好吧,先承认和接受必死的结局。

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这种分法和现在的自己无关,不去想它。

死还有哪些不同?从容赴死,还是肉身没死前心神就被死亡的念头吓死了。

这个可以尝试控制下。

怎么控制?有什么先贤大德的语录和做法可以参考借鉴?从而能够死得好看些好受些体面些?

搜肠刮肚,还真让华澜庭想到一个案例。

庄子先生讲过一个孔子先生的故事: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人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庄子是道家大能,号南华真人。但有趣的是,有人认为他是道家学派里的儒家,是儒家学说里的道家。

因为,庄子做到了很多孔子后来想明白的事情,而孔子做了非常多的庄子在心里想做但又没办法去做的事情。

于是,庄子的著作里常常会提到孔老夫子,内容真真假假,其实都是在阐述他自己的观点。

上文节选并翻译过来大概其的意思是:

孔老又一次带着一帮弟子们车马劳顿走到卫国一个叫匡的地方遇到了困难,当地人把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声称要打洗他们。这时不可谓不危急,然而孔老夫子毫不慌张,自顾自取出随身携带的古琴弹了起来。

弟子子路于是问道:“老师,您怎么就能这么淡定开心呢?您不害怕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